乳房疾病
- 2013/03/05
乳房疾病
定義:
伴隨月經周期而發生乳房脹痛,或乳房泌乳功能失調、乳頭異常溢液,及乳部出現腫塊等病症,統稱為
乳房疾病。
乳房的解剖生理:
一、乳房分為乳頭、乳暈、乳脈、乳絡、乳管、乳囊等部分。
二、婦人乳有十二禳,禳,即乳絡、乳管,實際可分為15~20個乳腺葉。
三、中醫很重視乳房與經絡、臟腑和氣血的密切關係。
A、足陽明胃經貫乳中,乳房屬胃。
B、足厥陰肝經上膈,布胸脇,繞乳頭而行,乳頭屬肝。
C、足少陰腎經亦藉經絡與乳房相聯。
D、衝任二脈起於胞中,上關元至胸中。
註:肝、胃、腎、衝任二脈與婦女的生理關係最大。而且都與乳房、乳頭、乳內直接相連,影響乳房的發育和生理功能。
四、乳房與氣血也密切相關。因乳汁由氣血所化,源於衝任,故乳汁醇甘,營養豐富,是嬰兒天然最理想的飲食。
乳房的生理功能可歸納為四個方面:
一、最顯著的第二性徵,保持女性健美的體態。
二、分泌乳汁,哺育嬰孩。
三、重要動情區之一。
四、是乳頭的刺激可以幫助子宮收縮。
註:哺乳可以剌激泌乳,又可幫助產後子宮復舊。臨產刺激乳頭可以幫助催產。
乳病的病因病機:
主要由於各種致病因素侵入機體後,引起與乳房相關的臟腑、經絡、氣血之失調,進而影響乳房功能上
和器質上的病理變化。
一、肝鬱氣滯:情懷不暢,鬱怒傷肝或素性憂鬱所致;肝鬱氣滯則乳絡不暢,可發生經前乳脹、產後缺
乳、乳癖等。
二、氣血虛弱:若脾胃素虛,或飲食不潔,思慮過度,或失血傷津可致氣血虛弱,則乳汁生化乏源,
可出現缺乳、乳汁失攝而為乳汁自出。
三、肝胃蘊熱:素體陽盛,或遇食辛熱致肝胃蘊熱,熱迫乳出,則可出現乳泣、乳汁自出;熱傷乳絡,
迫血外出,可出現乳衄。
乳汁瘀積,與肝胃蘊熱相結,以致熱毒輿乳濁壅滯於乳房化腐成毒,則可發為乳癰。
四、痰氣凝結:若素體脾虛,痰濕內盛,或七情所傷,氣機鬱結,影響津液敷布,聚濕成痰,可致痰氣
凝結,痰隨氣機升降,痰濁積聚乳房,可發為乳癖,或缺乳。
五、肝腎不足,衝任虛弱:若素體肝腎屬虛,大病失血傷腎,可致肝腎不足,衝任虛弱,則乳絡乳腺失
養發為經前乳脹、產後缺乳、乳衄、乳癖等症。
註:在上述各種病因病機中,肝鬱氣滯是乳病中最常見而又最重要的機理,也是臨床審因論治的主要依據。
註:乳病的診斷與辨證要點,診斷乳病主要是乳房的望、聞、聞、切四診。特別要注意乳岩的診斷。
乳病辨證要點可歸納為三方面:
一、以乳汁的稀稠多少、缺溢、乳房的軟脹、疼痛分虛實。
如乳汁清稀,乳房柔軟不脹者為氣血虛弱。
乳汁稠厚,乳房脹痛者為肝鬱氣滯。
若乳房紅、腫、熱、痛則已化熱成毒。
二、以乳頭溢液的顏色,乳房腫塊的部位、形狀、質地辨善惡。
除哺乳期外,其他時期不應有乳頭溢液,如有淡黃色或血性分泌物(乳衄)溢出,說明乳腺管內有病變。
如觸及乳房脹塊,尤其是外上象限的腫塊,特別要警惕乳腺癌。
三、可從乳頭的大小、凹陷,乳腺的發育及乳暈的深淺,察腎氣的盛虛。
在臨床中觀察,原發閉經、原發不孕症或其他婦科病由先天腎氣不足所致者,常見其乳頭較細小或內
陷,乳暈小而色較淺淡,乳腺較少。或同時見子宮發育欠佳,因為乳房與腎氣、衝任密切相關。
乳病的治療:內治法和外治法或內治與外治相結合。
一、內治法著重調理肝胃氣血和腎經、衝任的功能,尤其著重理「氣」。
若治乳從一「氣」字,無論虛實新久,溫涼攻補,各方之中,挾理氣通絡之品,使其乳絡舒通,氣行則
血行,自然壅者易通,鬱者易達,結者易散,堅者易軟。
二、治療乳病的常用治則:疏肝解鬱,補益氣血,清熱解毒,軟堅散結,滋腎柔肝及調補衝任。
此外,還要結合不同的病種和同一病種的不同階段靈活變通,例如產後缺乳還應配合飲食療法。
三、外治方法頗多。
如外敷、外洗、熱熨、按摩、針灸、手術等,臨床根據乳病的具體情況隨證選用。
同時,乳病還必須重視預防與合理的調護,以及乳病的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必要時配合外科診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