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陰疾病:陰挺

聲后電腦 - 2013/03/02
 
陰挺
 
 
定義:婦人陰中有物下墜,甚則挺出陰戶之外者,稱為陰挺。
 
陰挺之名,首見於《諸病源候論》,又有不同的名稱。
 
如:陰脫、陰頹、頹疝、頹葫蘆痔、陰痂、陰突、陰商、陰縱、下潘(ㄆㄢ),雞冠瘡、鬼突、痂病等。
 
大都發生於產後,又有產後下物如缽、子腸不收等。主要指西醫婦產科學中的子宮脫垂、陰道前後壁膨出。
 
 
鑒別診斷:
 
 
一、黏膜下肌瘤
 
陰道壁:不突出。
 
宮頸:在突出物中找不到宮口,陰道內可能觸到宮頸。
 
 
二、子宮頸延長症
 
外陰:未產。
 
陰道壁:前後穹窿部很高。
 
宮頸:宮頸極度延長如柱狀,可突出於陰道口外。
 
宮體:在盆腔內。
 
 
三、慢性子宮內翻症
 
宮頸:腫塊上找不到宮口,可找到兩側輸卵管入口的凹陷,表面為紅色黏膜易出血。
 
宮體:肛診盆腔內觸不到宮體。
 
 
四、陰道壁囊腫或肌瘤
 
宮頸:腫瘤源於陰道壁,宮頸無變化,常可誤診為子宮脫垂。
 
宮體:正常位置,或被腫塊擠向上方。
 
 
五、子宮脫垂
 
外陰:多已產式。
 
陰道壁:脫出。
 
宮頸:突出物可見宮口,宮頸移至坐骨棘以下,甚至完全突出於陰道口。
 
宮體:隨宮頸下降,或突出於陰道口外。
 
 
 
病因病機:
 
多因分娩所傷、素體虛弱,及其他因素導致。
 
氣虛、腎虛,因虛致陷,因陷至脫,甚致滑脫不收。
 
濕熱不是本病的起始原因,而是病理演變過程中的某一環節。
 
傷損之說,多指胞絡及宗筋的損傷。
 
 
 
辨證論治:
 
以補氣升提、補腎固脫為大法,兼顧清利濕熱,如係產傷所致或久治乏效者,當結合手術治療。
 
 
 
證型症狀:
 
 
一、氣虛
 
婦科症狀:陰戶中有物突出,墮脹後重,平臥則還納,過勞則突出加重,帶下量多,質稀色白。
 
全身症狀:小腹下墜,四肢乏力,少氣懶言,面色少華,小便頻數,舌淡苔薄,脈虛細。
 
治則:補氣升提。
 
建議方劑:補中益氣湯加川斷、金櫻子。
 
 
二、腎虛
 
婦科症狀:陰中有物脫出陰道口外,久脫不復。
 
全身症狀:腰痠腿軟,小便頻數,夜間尤甚,小腹下墜,頭暈耳鳴,舌淡紅,脈沉弱。
 
治則:補腎固脫。
 
建議方劑:大補元煎、當歸養榮散。
 
 
 
 
瀏覽人次: 3834